“孩子就是上上网,怎么就被‘开盒’了?”不少家长困惑。发在社交平台的一张照片、几句评论,就可能泄露隐私,甚至让网络暴力“找上门来”——“开盒”,“开”出了家长对未成年人上网的纠结和担忧。
一方面,网络已难以从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剥离。另一方面,网络带来的风险又防不胜防。怎么办?
网络“原住民”,需要“守门人”。守护未成年人上网,各方应一同努力。平台担起责任、加强监管,为未成年人上网加把“安全锁”;家校协同教育,了解未成年人的用网需求;相关部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,为未成年人上网护航。此外,还需要推动行业规范持续完善。
未成年人不会“脱网”,但也别“陷网”。在尊重中引导、在陪伴中护航,新一代网络“原住民”才会“住”得更安心,更好地拥抱数字浪潮。(董映雪)
[
责编:李飞 ]
相关阅读
- 合见工软:AI算力时代的中国EDA新质 0人看过
- 直播间“坑老套路”瞄准银发族 0人看过
- 中国科学家发现抗真菌 “秘密武器” 曼 0人看过
- 华为云发布全栈智能云服务解决方案 加速 0人看过
- 山东移动打造全国首个5G+AI高标准轮 0人看过